因果故事 - 周秀才以卻暗中財 立登科第

 

明朝中葉有位周秀才,人很剛正,家庭貧困至極,租住婁門韓家在潭子地方的一間屋子。有一天他們拆開舊的灶,結果在灶臺的方磚下面,得到了兩個元寶。他的妻子大喜過望,周秀才則說:「這是不義之財,怎麼能拿呢。」

 

於是他就拿筆在銀子上寫道:「如果真是屬於我的財寶,必須是明明白白獲得的。」寫完之後,他就把兩個元寶放在衣袖內,到胥門外登上渡船,當船開到河中央時,他就把元寶擲到水中,然後回家。

 

船夫見到他這麼做之後,就趕緊叫漁翁投網去撈摸。漁翁摸到元寶後,就藏了起來,騙船夫說沒撈到,於是兩人起了大爭執,告到太守處。太守問他們不得要領,就說要用刑,兩人才吐露實情。因此就押解漁翁到藏銀的地方,把元寶拿出來。太守見到元寶上有字,就命令收進庫房。

 

那年秋天鄉試,周秀才榜上有名。按照慣例,當地的縣府要舉行小鹿鳴宴。每個舉人的前面都有名牌,及銀兩百金。而那兩個寫了字的元寶,恰好就在周君的面前。眾人得知原委,都很驚歎。周君後來又中了進士。

文章標籤

tc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因果故事 - 孝媳守護病姑得免火災

 

清代乾隆庚子年間,北平(即今北京)竹斜街發生大火,焚毀的房屋,達百餘棟之多,死傷的民眾,數以千計,一時大哭小喊,情況極為淒慘,至於損失的財產,更無法估計。

 

可是在這一場大火中,也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奇蹟,就是在火災的斷壁殘垣之中,竟有一間破屋巍然獨存,未被火焚。這一間幸運的破屋中住著什麼人呢?為什麼能單獨避去火災呢?

 

據人們這樣說:破屋中僅住著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婆婆,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寡婦,她們姑媳二人,相依為命。老婆婆的兒子,早於幾年前去世,鄰村的人,很多來向寡婦說媒,勸誘她再嫁,可是這位年輕的寡婦,因為婆婆久病臥床,需要她日夜看護,侍奉湯藥,所以她寧願犧牲自己的青春,堅持拒絕人們的說媒,表示決不再嫁。一年復一年,她細心耐煩的看護著病姑,口無怨言,面無怨色。在這一場大火災中,當熊熊的火焰燃燒到她們的鄰居時,忽然風勢轉變了方向,所以火焰沒有燃及她們的房屋。

 

當時的人,都認為是孝媳守護病姑的孝行,感動了菩薩,因而菩薩保佑她們免了火災。

文章標籤

tc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因果故事 - 舒老師傾財濟急

 

江西省有一位做塾師的舒老先生,先後在湖南、廣東二省設立學塾,以教書為生。有一年,他與許多江西同鄉雇舟歸里,船在中途停泊的時候,上岸散步,忽然聽到一陣淒慘的哭聲,走近一看,原來是一位中年婦人。

 

舒老問她為何哭得這樣悲哀,婦人說:「我的丈夫欠官銀十三兩,官府催迫很急,所以我丈夫萬不得已,只好準備把我賣了以償官銀,可是我如被出賣離家,我的幼兒勢必失哺而死,老先生,叫我怎得不心痛悲哀呢!」說罷,不禁又號啕大哭起來。舒老安慰她說:「我們同船的人,都是江西籍的塾師,只要每人助你一兩銀子,就可解決你的問題,拭去你的眼淚,不要再哭了。」

 

言畢,回到船中,與同行的人商量,可是其他的人,誰也不願出錢,都不同意他的意見,舒老就獨力捐出自己二年來教書所得的薪金,統統送給那位哀哭的婦女。這十三兩銀子的功德真不小,救了她的一家,婦女連聲稱謝而去。

 

可是船還沒有回到江西,舒老帶的糧食已吃完,再也沒有錢在中途購糧,同船的人都責難他說:「自己要有力量才可救人呀!誰叫你自己的糧食也不夠,要把銀子都送給他人呢?現在你沒有糧吃,只怪你自己,不能怪別人。」可是也有可憐他的人,招他同食,舒老因為吃人家的飯,不敢吃得飽,在途中忍餓了二天。

 

回到家中,對妻子說:「我餓極了,快快煮飯給我吃。」妻子訴說家中已無存米,舒老叫她到鄰家去借,他妻子說:「我向鄰家已借了很多次的米,答應他們等你回來以後,一定可以把欠米還他們的,現在你既已回家,我怎麼仍可向他們借米呢?」舒老就把途中將存銀救濟婦人的經過,一五一十的告訴給妻子聽,他妻子說:「既然如此,那麼我平時常吃的食物,可以採來一同吃。」說罷攜了竹籃往山中,採了一籃苦菜,帶回家來連根煮爛,夫婦二人吃個一飽。

 

晚上就寢以後,忽然聽到空中傳來呼聲說:「今宵食苦菜,明歲產狀元。」舒老夫婦聽了,知道是上天將要給他們好報的預告,急忙披衣起身,跪地向天拜謝。明年生了一個大胖兒子,名字叫做芳,成人以後,果然中了狀元。

tc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