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eb 11 Wed 2015 20:34

 

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,「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

洗不乾淨,看,她晾在外院子裏的衣服,總是有斑點,我真的不知道,她

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......」

 

直到有一天,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,才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

服洗不乾淨。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,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

掉,說︰「看,這不就乾淨了嗎?」

 

原來,是自己家的窗戶髒了。

 

很多的時候,我們都是在找著別人的缺點,評論著他人的行為舉止,當你反觀自己的內心,你會發現很多的原因其實都在自己。何不多看自己,少去議論他人呢?

 
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/11/19/c6964.htm

tc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孫叔敖是春秋時候的人。一天,愁眉苦臉的回到家裏,連飯都不想吃。母親問他為甚麼。

他就回答說:「今天我看見一條兩頭蛇,兩頭兒都有頭,我恐怕就要死了。」

母親又問他,現在蛇在甚麼地方。他就說:「我聽說,看見兩頭蛇的人就會死,我怕別人再看見,就把它打死,埋了。」母親聽了,就說:「那你還愁甚麼呢?做好事一定有好報的,你一定不會死的。」 果然,他後來不但沒死,而且做了楚國的宰相。

【心得小記】

迷信害人知多少,中國的古代傳說中以及曁成的傳統習俗中,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,或典故,但也難免有部份參雜些牽涉迷信、不合理的成份,譬如說「死貓吊樹頭,死狗放水流」,這不但有碍瞻觀,並且因死貓、死狗暴屍腐爛所帶來的細菌,又不知要害死多少生靈呢?尚有其他如「河伯娶妻」的迷信,更不知冤死了多少年輕貌美的少女。

本篇小故事,便說明了孫叔敖如何破除迷信的一個實例。仁慈的他在傳統迷信的觀念下,他從小勇於去擔負捨己救人的大業,終能在日後,以宰相之職,貢獻更多的世人。

tc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奮力抗勁敵 一- 汪踦

古時候,國跟國打仗,跟看着國就要被打敗了。這時候,國的陣地裏忽然有個名叫汪踦的小孩子,拿着刀衝上去。國人一看,一個小孩都這麼愛國,不怕死;就也跟着衝上去。結果, 國反敗為勝,竟把國打了個大敗。汪踦究竟是個小孩,雖然很有勇氣,怎麼能抵抗強敵,終於被國人殺死了。

國人要用大人一樣的葬禮來埋他,又怕不合禮節,就去問孔子

孔子說:「他既然能跟大人一樣的拿着刀去打仗;用大人的禮節來埋葬他,又有甚麼不可以呢?」

【心得小記】

「執干戈以衛社稷」是保家衛國,精忠報國的表現,古人所謂「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」的意義便在此。以汪踦一位十一歳的小孩,竟能本「愛國不輸人」的精神,殺敵報國,誰說孩童不能救國呢?

畫城習攻守 ── 薜世雄

隋朝有個很能打仗的將軍,名字叫薛世雄。小時侯,常常跟一羣小孩子們在一塊兒玩打仗的遊戲。他在地上畫一個方形兒當作城,教小孩們分成兩部分,一部分人守城,一部分人攻城。孩子們都很怕他,誰也不敢違背他的命令,動作都非常有秩序,他父親見了都覺得很奇怪。後來他在戰場上立了很多戰功,隋煬帝的時候,做了御衛大將軍。

tc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