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孝經》全文

 

開宗明義章第一

 

仲尼居,曾子持。子曰:“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訓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無怨,汝知之乎?”

曾子避席曰:“參不敏,何足以知之?”

子曰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復坐,吾語汝。”

“身體發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至始也。立身行道,揚名于后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”

“夫孝,始于事親,中于事君,終于立身。”

大雅曰:“無念爾祖,聿修厥德。”

 

天子章第二

 

子曰:愛親者不敢惡于人,敬親者不敢慢于人。愛敬盡于事親,而德孝加于百姓,刑于四海,蓋天子之孝也。甫刑云:“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”

 

諸侯章第三

 

在上不驕,高而不包。制節謹度,滿而不溢。高而不包,所以長守貴也。滿而不溢,所以長守富也。富貴不離其身,然后能保其社稷,而和其民人,蓋諸侯之孝也。詩云: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

 

卿大夫章第四

 

非先王之法服,不敢服。非先王之法言,不敢道。非先王之德行,不敢行。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,口無擇言,身無擇行,言滿天下無口過,行滿天下無怨惡。三者備矣,然后能守其宗廟,此卿大夫子孝也。詩云:夙夜匪懈,以事一人。

 

士章第五

 

資于事父以事母,而愛同。資于事父以事君,而敬同。故母取其愛,而君取其敬,兼之者父也。故以孝事君,則忠以敬事長則順,忠順不失,以事其上,然后能保其祿位,而守其祭祀,蓋士之孝也。詩云:夙興夜寐,無忝爾所生。

庶人章第六

 

用天之道,分地之利,謹身節用,以養父母,此庶人之孝也。故自天子至于庶人,孝無終始,而患不及者,未之有也。

 

三才章第七

 

曾子曰:甚哉!孝之大也。子曰:夫孝,天之經也,地之義也,民之行也。天地之經,而民是則之,則天之明,因地之利,以順天下。是以其教不肅而成,其政不嚴而治。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,是故先之以博愛,而民莫遺其親。陳之以德義,而民興行。先之以敬讓,而民不爭。道之以禮樂,而民和睦。示之以好惡,而民和禁。詩云:“赫赫師尹,民具爾瞻。”

 

孝治章第八

 

子曰: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,不敢遺小國之臣,而況于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乎,故得萬國之歡心。以事其先王。

治國者不敢侮于鰥寡,而況于士民乎,故得百姓之歡心,以事其先君。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,而況于妻子乎,故得人之歡心,以事其親。

夫然,故生則親安之,祭則鬼享之。是以天下和平,災害不生,禍亂不作。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。詩云:有覺德行,四國順之。

 

聖治章第九

 

曾子曰:敢問聖人之德,無以加于孝乎?子曰:天地之性,惟人為貴。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孝莫大于嚴父,嚴父莫大于配天,則周公其人也。昔者周公郊祀后稷,以配天。宗祀文王于明堂,以配上帝。是以四海之內,各以其職來祭。夫聖人之德,又何以加于孝乎。故親生之膝下,以養父母日嚴。聖人因嚴以教敬,因親以教愛。聖人之教不肅而成,其政不嚴而治,

其所因者本也。父子之道,天性也。君臣之義也。父母生之,續莫大焉。君親臨之,厚莫重焉。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,謂之悖德。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,謂之悖禮。以順則逆民,無則焉不在于善,而皆在于凶德。雖得之,君子不貴也。君子則不然,言思可道,行思可樂,德義可尊,作事可法,容止可觀,進退可度,以臨其民。是以其民畏而愛之,則而象之。故

能成其德教,而行其政令。詩云:淑人君子,其儀不忒。

 

 

 

紀孝行章第十

 

子曰:孝子之事親也,居則致其敬,養則致其樂,病則致其憂,喪則致其哀,祭則致其嚴,五者備矣,然后能事親。事親者,居上不驕,為下不亂,在丑不爭,居上而驕,則亡。為下而亂,則刑。在丑而爭,則兵。三者不除,雖日用三牲之養,猶為不孝也。

 

五刑章第十一

 

子曰:五刑之屬三千,而罪莫大于不孝,要君者無上,非聖人者無法,非孝者無親,此大亂之道也。

 

廣要道章第十二

 

子曰:教民親愛,莫善于孝。教民禮順,莫善于悌。移風易俗,莫善于樂。安上治民,莫善于禮。禮者,敬而已矣。故敬其父,則子悅。敬其兄,則弟悅。敬其君,則臣悅。敬一人而千萬人悅。所敬者寡而悅者眾,此謂之要道也。

 

廣至德章第十三

 

子曰:君子之教以孝也,非室至而日見也。教以孝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。教以悌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。教以臣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。

詩云:愷悌君子,民之父母。非至德,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?

 

廣揚名章第十四

 

子曰:君子之事親孝,故忠可移于君。事兄悌,故順可移于長。居家理,故治可移于官。是以行成于內,而名立于后世矣。

 

諫諍章第十五

 

曾子曰:若夫慈愛恭敬,安親揚名,則聞命矣。敢問子從父之令,可謂孝乎?子曰:是何言與?是何言與?

昔者天子有爭臣三人,雖無道不失其天下。諸侯有爭臣三人,雖無道不失其國。大夫有爭臣三人,雖無道不失其家。士有爭友,則身不離于令名。父有爭子,則身不陷于不義。故當不義,則天不可以不爭于父,臣不可以不爭于君,故當不義則爭之,從父之令,又焉得為孝乎。

 

感應章第十六

 

子曰:昔者明王事父孝,故事天明事母孝,故事地察,長幼順,故上下治,天地明察,神明彰矣。故雖天子必有尊也,言有父也必有先也。言有兄也,宗廟致敬,不忘親也。修身慎行,恐辱先也。宗廟致敬,鬼神著矣。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無所不通。詩云:自西自東,自南自北,無思不服。

 

事君章第十七

 

子曰:君子之事上也。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,將順其美,匡救其德,故上下能相親也。詩云:心乎愛矣,遐不謂矣,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。

 

喪親章第十八

 

子曰:孝子之喪親也,哭不□,禮無容。言不文服美不安,聞樂不樂,食旨不甘,此哀戚之情也。三日而食,教民無以死傷生,毀不滅性,此聖人之政也。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。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,陳其□簋而哀戚之。擗踴哭泣,哀以送之,卜其宅兆,而安厝之。為之宗廟,以鬼享之。

春秋祭祀,以時思之。生事愛敬,死事哀戚,生民之本盡矣,死生之義備矣,孝子之事親終矣。

文章標籤

tc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呂祖傳

 

孚佑帝君,姓呂,名嵒,字洞賓,號純陽子,唐蒲州永樂縣人,祖渭官至禮部侍郎,父讓官至海州刺史。

 

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降生。其母分娩時,異香滿室,天樂悠揚,一白鶴自天而降,飛入帳中不見。純陽生而金形玉質,道骨仙姿,鶴頂猿背,虎體龍腰,鳳眼朝天,雙眉入鬢,額闊顴露,目珠圓潤,鼻梁端正,面色黃白,左眉有一點黑痣,足紋如龜。自少聰明,日記萬言,出口成章,身長八尺二寸,頂華陽巾,衣黃襴衫,繫太皂絛,狀類張子房,居二十不娶。

 

始在襁褓,馬祖相之曰:「此兒生相非凡,自是風塵外物。他時『遇盧則居,見鍾則和』。牢心記取。」後遊盧山,果遇火龍真人傳授遁劍,能去邪魔。

 

會試兩舉,進士不第,時年六十四歲。遊長安酒肆見一羽士,青布白袍,偶書三絕句於壁。

 

其一曰:

坐臥常攜酒一壼,不教雙眼識皇都。

乾坤許大無名姓,疏散人間一丈夫。

 

其二曰:

得道真仙不易逢,幾時歸去願相從,

自言住處連滄海,別是蓬萊第一峰。

 

其三曰:

莫厭追歡笑語頻,尋思離亂可傷神,

閒來屈指從頭數,得到清平有幾人。

 

洞賓訝其狀貌奇古、詩意飄渺,因上前相揖,請問姓氏,且呼酒,延羽士就坐對飲。羽士曰:「子可吟詩一首,余欲觀子之志。」洞賓執筆書曰:

生在儒家遇太平,懸纓重滯布衣輕。

誰能世上爭名利,欲事天皇上玉清。

 

羽士見詩曰:「吾乃雲房先生也,居終南鶴頂,子能同我一遊否?」洞賓未及答言,雲房乃與同憩肆中。

 

雲房自為炊。洞賓就枕睡去,夢見入京赴試,狀元及第。出仕後,自節署擢臺諫翰苑,得娶親貴之女為妻。後生子女,兒孫繞膝,簪笏滿堂,獨坐太平宰相,富貴無比,受享幾四十年。後來權勢頗赫,被人參劾,天子降詔抄沒家私,妻孥均流徙岭南。自己孑然一身,立風雪中。方興浩歎,倏然夢覺,炊尚未熟。

 

只見雲房在旁向洞賓笑,吟詩兩句道:「黃粱猶未熟,一夢到華胥。」洞賓驚曰:「先生知我夢耶?」,雲房道:「子適間之夢,千態萬狀,榮悴多端。蓋辛苦四十年,一瞬間事耳。得何足喜,失何足憂。世上原有大樂而後自有大悲,樂極悲生,循環之理。」洞賓聞言感悟,遂向雲房求度世之道。雲房曰:「子骨肉未完,須待數世後方可。」說畢飄然而去。

 

洞賓自是棄儒歸隱。雲房乃設十難以試之,(此十試內容可觀《故事篇》)見洞賓堅心何不所動,乃謂洞賓曰:「吾十試子,子皆不動心,得道必矣。但功行未完。吾授子黃白之術,濟世利物,使三千功滿,八百行圓,再來度子。」洞賓道:「鐵做黃金有變易否?」雲房道:「五百年後仍復還本質耳。」洞賓愀然道:「如此誤五百年之後人,吾不願為。」,雲房笑道:「子惟存心如此,三千八百悉在是矣。」乃攜洞賓至鶴岭,論道而去。(論道之內容可詳閱《鍾呂傳道集》)

 

俄爾,清溪思遠、太華施真人由東南凌空而來。施真人曰:「此子何人?」雲房曰:「呂海州讓之子也。」因命洞賓稽拜。思遠曰:「形清神在,目秀精藏,可與學道也。」二仙去後,雲房曰:「吾朝元有期,當奏汝功於仙籍。汝亦不久居,此十年後,洞庭湖相見。」復以靈寶畢法及靈丹數粒示之。授受間,忽有二仙捧金簡寶符而至,語雲房曰:「上帝詔汝為九天金闕選仙,望速行。」雲房謂洞賓曰:「吾赴帝召,汝在人間,修功立德,他日亦當如我。」洞賓再拜曰:「嵒志不在此,望度盡天下眾生,方上昇也。」於是雲房乘雲冉冉而去。

 

洞賓既得雲房之道,復通火龍真人天遁劍法,遊江淮試靈劍,斬蛟除害,見緣即度。隱顯變化四百餘年,常遊湘潭、岳鄂及兩浙、汴譙間,人莫識之,或自稱回道人也。

 

宋政和中,宮中有神怪,白晝見形,盜取金寶妃嬪。林靈素、王文卿等人治之,止而復作。上齋戒祈禱,奏詞凡六十日。晝寢,見東華門外有一道士,著碧蓮冠,紫鶴氅,手執如意,揖曰:「臣奉上帝命來治此怪。」即召一金甲丈夫捉之,劈而盡食。上問丈夫何人,曰:「乃陛下所封崇寧真君關羽也。」上勉勞再四,因問張飛何在。羽曰:「張飛受臣累,世世作男兒,今生於相州岳家矣。」後岳武穆父果夢張飛托夢,故以飛命名云。

 

上又問道士名姓。道士曰:「臣姓陽,四月十四日生。」夢覺錄之,知其為洞賓也。自是宮禁安定,詔天下有洞賓香火處者,皆正妙通真人之號。其神通妙用不能盡述,有《指玄篇》、《敲爻歌》等詩詞,歌謠,碑文流傳於世。有《呂祖全傳》可供參考。

 

呂祖與李鐵拐、漢鍾離、張果老、藍采和、韓湘子、曹國舅、何仙姑合稱為「中八洞神仙」,民間尊稱為「八仙」。

tc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雨華四集-全文

前言

本壇成立,肇自東官,經時移地易,而廣州,而濠江,以迄今日之香港,數十年如一日,屈指寒暑,凡五十更矣,壇之設,為供奉道濟活佛師尊,每逢師尊降乩,所說佛法,皆言淺而意深,多用縮龍成寸方法,依理直說,諄諄善導,字字珠璣,使智深者頓悟,而初基者漸明,誠修禪圭臬,度世之金針也,至於或有問休咎者,輒得應驗,問病求醫者,咸蒙瘳痊,其尤於月白風清之夜,春秋佳日之辰,揮灑於沙盤柳筆,談詩論道,說古証今或莊或諧,令人感動,濟師其亦風雅兼諧趣之佛歟,誠令人景仰與觀想之熱忱,無時或已。

 

昔年既已將濟師所說佛理刊印,名曰雨花集,其後又刊再集及三集,皆已公諸於世,以讀閱者眾,有見違之憾,今又刊印雨花四集,亦濟師降乩說法之記錄,凡五年之累積,同門等,恐或散失,故倡議付刊,以廣流傳,並由各同門具資印成。

 

余侍濟佛之乩凡四十餘年,只知其皆隨緣契機所答問,並能適合各階層人士,此濟佛欲以渡眾生,化眾生相之意耶。然濟佛能詩今始知之,溯自如沛師兄皈依之後,每來問乩必以詩句為答,且多精儆之句,嘗云詩足以陶冶性情,並能消閑靜慮,為學佛人士助力甚大,如能多讀多作,定可得心心矌神怡之效,但唱和首重吟侶,如緣合投契者每得佳句,觀乎濟佛之詩,其風格之清高,煉字之精妙,令人讚歎無已,爰輯得二百多首,以附刊於雨花四集之後。

 

一九八九年一月悟靈於香江

 

1-學佛三要

學佛之道,簡單非常。有所謂頓漸二法,其實法無頓漸。智者一聽便悟,故曰頓。愚者要多次提示,始能入心,名為漸。其實是二而一,一而二。

照老衲之見,學佛有三要。如欲明心,一定要依此三要行事:第一要無念,第二要無住,第三要無相。所謂無,並不是要你捨棄,而是要你作不存之想。故應以無念為本,無相為體,無住為根。

有念來時,但作幻念,不存於心,心便乾淨,就可明心。至於無相,相無實體,變幻無常,不應放在心內,而生非非之想。又無住就是前念不思,後念莫量,如此就可空此一切。否則前念今念後念,念念不忘,心中一定成了死結,一定念念貪瞋痴。試問如何了結這許多煩惱緣!

至於相字,更多煩惱。如果對相字不能打破,起了分別心,自己便思量分別:此乃善人,此乃惡人。就憑此點作了種種念頭,則煩惱隨來。須知為善為惡,事前實難鑑定。或者把善人看作惡人,被誣者當有懷恨之處,後果不堪設想。又譬如你見著一個橙,你起了分別心,這個甜,這個酸,日夕念念不忘,生起妄心,便如何得安?心如何得淨?此怎能明心?更如何見性?

 

2-無常  (諸行無常、無常經)

諸行無常

宇宙是靠運行不息,來維持其本體。因此遷移流轉,永不停頓。可知世上一切事物,都是時時刻刻在變動中。所以佛說:「諸行無常」。

學佛人士必先透徹無常之理,方可啟發智慧。深知世上一切無常,無一可戀,然後才可免除一切慾念。

人生數十年,經歷幾許事物變遷,看過多少陰晴圓缺,見過幾許盛衰離合,本該早悟無常。明白世間無一永遠不變的事物,就可很清楚知道:甚麼財物,甚麼環境,都要順行,故無爭取之心。樂得一個心平無礙之境界,久之自可入空門,何來煩惱?何來瞋怨?正所謂世局如棋,有何必斤斤計較?

金剛經的四句偈:「一切有為法,如幻夢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。信然!

 

無常經

佛祖曾就無常意義,講述無常經。指出俗世諸子,對塵世事物,莫不愛戀,只有三法為世所厭。此三法就是老、病、死。但厭者自厭,總無法避得過老病死之階段。佛祖特就此點激勵學佛人士,俾知無常意義。世事不足戀,不足爭,更不足留。得來如是,捨去如是,無縈於心,無掛於懷,如此則可達心平境界。

無常經之偈頌,應經常誦念,今時修無常,勝過往生受經萬場也。偈頌:

生者皆歸死,容顏盡變衰,強力病所侵,無能免斯者。假使妙高山,劫盡皆壞散。

大海深無底,亦復皆枯竭。大地及日月,時至皆歸盡。未曾有一事,不被無常吞。

上至非常處,下至轉輪王,七寶鎮隨身,千子常圍繞,如其壽命盡,須臾不暫停。

還漂死海中,隨緣受眾苦,循環三界內,猶如汲井輪。亦如蠶作繭,吐絲還自纏。

無上諸世尊,獨覺聲聞眾,尚捨無常身,何況于凡夫?父母及妻子,兄弟並眷屬,

目觀生死隔,云何不愁歎?是故勸諸人,諦聽真實法。共捨無常處,當行不死門。

佛法如甘露,除熱得清涼,一心應善聽,能滅諸煩惱。

 

3-了生死  (生從何來死從何去、中陰身、臨終三要)

生從何來死從何去

了生死者,就是了了分明生從何來?了了分明死從何去?

生從何來?生從慾來。人乃慾身所成,故有所謂「無慾不成俗」之說。

至於死從何去?則一定要自己主宰。首求不入輪迴,不再受生。如不能逃避輪迴,則要自己選擇再投生人道,選擇生於有佛法可聞之世界,選擇積善之家,選擇來生父母。如此則可望在來世再勤修佛法。此乃謂之了生死。

世人欲不入輪迴,必先斷除見思二惑,使內無執著,外無執相,空其所空,不著不執。然後始能順理成章,在中陰身之階段逃避輪迴。所謂空其所空,忘其有相,以空應空,以無應無。方能將自性尋回,來去自由,不執不破。語云:「來者自來,去者自去,無相無執,心無宿物,自可如如」。如此就能逃出輪迴之一關。苟無此成就,則難成正果。死後必再在三界中輪迴受生。

 

中陰身

人死後,因生前所作之善業或惡業,在第八識(阿賴耶識)中,依其業力之牽引,又再在六道中輪迴受生。在死後至受生前之一階段,就叫中陰身。

中陰身分三個時期:()終命中有,()實相中有,()投胎中有。

一個人在臨終的一剎那,就叫「終命中有」。此時神魂飄蕩,不由自主,五官似閉塞,不聞不見。但又非失去知覺,似知而不知,似覺而不覺。在靜靜感覺中,身體如浸在冷水內,又如自身為水所溶解,但並不覺痛苦。此時好像空無所有,而感覺風力很大,吹著自己忽東忽西,忽上忽落,雖出盡氣力亦不能把持。如是者經過三日,忽見一人,十足自己一樣,臥在床上,然後始知自己辭世,耳畔亦聞哭聲。此時意欲還陽,但不可能。在惶惑中又過四日,合共七天,忽見諸神諸怪,都來向自己出現。此時已到「實相中有」。

在實相中有時期,切要注意,所有善相化身,惡相化身,甚而冥王夜差,地獄刑具等審判形象,一切皆是化相,勿當其有,勿生恐怖。一心觀想任何一佛,絲毫不可放鬆,發揮自己定力。因為在實相中有時,一切化相,並非諸神諸尊之化相,乃是本人自心唯識之幻化,一切都是幻相。明白其中究竟,當可不生恐怖,有助定力之產生。在此時期最難支持者,就是審判。所謂審判,在表面則是冥王之審判,其實就是自我審判,唯識之審判。生前善惡,無一漏網,而自己審自己,最公平最清楚。如果生前作惡,到了此時,自生於心,所謂問心有愧,如何能支持自己不生恐怖?此時唯有應自知其過,立願悔改,刑具在前,如看不見,勿生恐怖。一心觀想諸佛,自能出此審判之魔境。

審判過後,有善相諸尊,惡相諸尊向你招引,或作獸身,或作怒容,更有作恐怖現相來接引亡者。此時你如果智力定呆,不生疑慮,奔向光明,便可得度。如定力不足,業力深重者,見光生畏,不肯投入,反而歡喜暗處。如是投入,必再輪迴。此時已到「投胎中有」。

在七七四十九日過後,如未得度,必須入胎。此時要懂得「閉胎門」之法。在將入胎時,必先見有雙身佛相,作男女交合狀。此時偶一動念,便即入胎。所以人乃慾身所成,就是此理。生從何來?乃由慾來,當可了了。故一見雙身佛相,切不可動念,更不可生瞋。只要明白此乃幻相,一心觀想任何一佛,或觀想觀自在菩薩,則胎門必閉,可以得度而不入輪迴。萬一在緊急關頭,身而入胎,則輪迴難免。此時惟有施行「擇胎法」。因既定輪迴,必須投胎,只有選擇來生父母,避免投入其他惡道。擇胎之法,必先明白各道種種境象,然後才能擇道而行。但最主要者,心中時時觀想佛尊,方有定力去選擇也。

六道之境象,概如下述:

()前面現有金殿,鮮花如錦,微香如鼻,此乃天道。此間不知佛法,福報一盡又要輪迴,不能投入。(所謂投入,就是向此而行。)

()如現森林密佈,眾人來往跳走不休,此乃阿修羅道。不可投入。

()忽現山巖洞穴,黑暗無光,此乃地獄道。萬忽投入。

()或現荒涼平原,罕有人跡,草枯木落,此乃餓鬼道,更不可投入。

()如見巖谷深幽,如煙如霧,眾人所穿,盡皆美麗非常,裝朿入時,此乃畜生道,又不可投入。

()若見房屋櫛比,道路整齊,人畜怡怡,安閒不忙者,此乃人道,可以投入。

既明六道種種境象,應選人道,然人道又要選洲,今再述選洲之法:

()如見湖邊樹木茂盛,人畜眾多,水起波浪,此乃東勝神州。此間無佛法,不可往。

()如見湖水黃濁,樹短不高,此乃西牛賀洲。仍無佛法,不可往。

()如見高山峻嶺,寸草不生,道路崎嶇,此乃北俱廬洲。又無佛法,不可往。

()如見宮殿黌府,車馬絡驛,此乃南贍部洲。即各位現在所居之世界。有佛法可聞,必駐足此。

道既擇,洲已選,已算有定力。但仍須選擇來生父母。到了南贍部洲,必須昂頭觀看,見有光圈在屋頂之上,隱隱聞有鐘聲者,此乃積善之家,可奔身投入。奔時宜用力直撞,則可免逆產之苦。

總之,在中陰身時,應謹記下列三要點:

第一:所見一切,皆為幻相,並非實有,不可恐怖。一心觀想諸佛,可增定力。

第二:未入胎門時,見雙身佛不可動念,自不入胎。如不入胎,可免輪迴,不受輪迴,可以究竟。

第三:在入究竟時,必先經過三絕壁,然後才可登佛國。所謂三絕壁是貪瞋痴三毒所成。三絕壁非常難過,但我們有優厚條件。因為康濟園在半山,有了中站,可以歇腳,始終可以攀過也。

 

臨終三要

人之將終,心神彷彿意志迷亂。加以四大分離,痛苦莫告。此時心猶戀戀,故最容易生瞋動怒。苟有此情,難於歸佛。神飄魄蕩,無所引憑,故難得近佛,甚至不能超生。為人子者,於父母將終之時,首宜歡顏侍候,忽使其生瞋為第一要。

第二要戒哭泣,因哭聲使臨終者聞之,引起愁緒,幻念前事,自生一種戀戀不願行之念,易致觸犯一切。

第三要盡量給予所需。欲食何物,務必達彼目的,以息心願。則可免在第八識中,存有不足的印象,引致來生生出許多貪念也。

三要之中,臨終者及侍奉者都要謹守,不可大意。昔清朝某帝虔心向佛,功德甚大,可登極樂。惜於臨終時,侍娥撐扇為彼生涼,不慎將扇誤觸其面,帝因此由腦生瞋,致前功盡廢,不能抵達彼岸。以一刻時間而未能得度,非常可惜,為人子女者其監諸!

 

文章標籤

tc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